证券日报 高 晴
日前,三五互联(300051.SZ)发布公告,拟使用超募资金收购中亚互联60%股权,将业务延伸到无线互联网领域。此次收购较为特殊的是,双方还商定,交易价是在5900万元至12470万元这个“浮动区间”,最终的收购价码取决于标的资产的现实盈利状况。
这 次收购是三五互联继在2010年9月初收购同业公司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如果说,前次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规模快 速扩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地位,那么刚刚发生的这次收购,目的又是为何?三五互联未来又将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什么?《证券日报》记者在农历新年到来 之际,近距离与三五互联董秘杨小亮进行了沟通。
《证券日报》:贵公司一直是传统互联网领域中的优秀服务商,何时开始谋划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
杨小亮:公司认为,移动互联网将是继传统互联网后的又一座有待开掘的大金矿,目前这一点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
相 关数据显示:随着2009年中国3G正式商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智能手机价格、数据流量资费等也逐渐降低,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而来自中 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 66.2%。手机网民已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预计到2011年底,国内手机网民规模将达到3.6亿。
另外,据艾瑞咨询对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的调查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规模已达到7400万,同比2009年增长101%,增幅明显。
通 过前期对市场缜密的调查和机会的发掘,恰逢三五互联2010年于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解决了公司快速发展中所遇到的资金瓶颈,而中亚互联正处于移动电子商 务市场,通过本次收购可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把握互联网业务未来发展方向,扩大公司业务规模,保持企业快速增长。鉴于此,三五互联就有了这次收购行为,而 且认为本次收购是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最佳时机。
《证券日报》:并购双方互相融合的优势是什么?
杨 小亮:三五互联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技术上,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充足的高级研发人员,在产品的研发与整合上具有较强的能力及丰富的经验;在销售上,拥 有一支一千余人的直销团队,覆盖全国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对客户的拓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产品上,三五互联拥有企业邮箱、老板签批系 统、企业即时通信、企业微博等企业应用服务软件,产品种类齐全,能够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在品牌上,自从三五互联2010年上市后,树 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而中亚互联自2006年成立以 来,依托商务部与中国移动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支撑的独家授权,初步占领了国内移动电子商务运营的制高点,赢得了发展先机。依托强大的商务部资源支持和可靠的 移动网络保障,移动电子商务运营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单位。
中 亚互联的核心业务是将移动无线技术与现代电子商务紧密相融,整合商务部等多种政策及行业资源和中国移动网络系统,深入开展移动电子商务产品的全方位运营, 属于“通道+平台”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模式;而三五互联通过Saas模式,向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办公服务,则属于“软件+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模 式。两种商务模式的结合在产品服务及客户资源上达到了良好的互补及共享。
《证券日报》:本次收购设置了业绩承诺,能否解释一下这项设置的意义?
杨 小亮:是的,这次收购的确设置了业绩承诺,这主要是为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设置的。我们认为这项设置的重要意义有:一是降低投资风险,保护全体股东特别是 中小股东的利益;二是促进被收购公司尽快融入上市公司体系,提升整合效果;三是激励被收购公司管理层加大业务开拓力度,增强盈利能力。
《证券日报》:有分析指出,2011年很可能是移动互联领域的需求爆发元年。通过本次收购,可使公司快速切入移动互联领域。那么,公司在该领域的规划具体有哪些?
杨 小亮:三五互联通过收购中亚互联,可根据各自客户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服务方式,必将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收购完成后, 三五互联可通过中亚互联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中无线企业应用嫁接公司具有优势的产品,使现有的产品摆脱传统的网络形式,应用于移动互联网领域,从而提高现有 产品的销售规模,提高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