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40年:千里之行始于“宕机”

小网变成了大网,阿帕网变成了互联网。互联网的世界地图上,网络节点密密麻麻地铺开。1969年10月实验时,阿帕网的节点只有两个。到了1974年,也只有几十个节点。不过,1986年时节点数增长到5000个。到1992年,互联网上已有超过100万个节点。

你还记得第一次手握鼠标,生疏地移到屏幕中带蓝色超链接的文本上,“滴”点了一下吗?还记得第一次用电子邮件,用十个或者两个手指小心翼翼地打出自 己想说的话吗?还记得你看到Google页面,却不明白它是做什么的吗?还记得一下子就占据了你全部生活的BBS、QQ、网游和博客吗?

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使用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图/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网站
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使用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图/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网站
上世纪80年代初欧洲科学家使用的电脑和网络系统。
上世纪80年代初欧洲科学家使用的电脑和网络系统。
第一个网络摄像头由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架设,目的是监测咖啡是否已经煮好。资料图片
第一个网络摄像头由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架设,目的是监测咖啡是否已经煮好。资料图片

现在的我们每天在互联网上浏览,发言,自然而然地把互联网当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互联网这个问题上,我们习惯性地往前看。但是,今年,我们应该回一下头,因为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的互联网大叔已经40岁了。

1 千里之行始于“宕机”

1969年夏天,美国刚把两个人送上了月球。这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10月29日,另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悄悄发生了,互联网历史地图上的最 早两个节点被连接起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工程师们准备往600多千米之外的斯坦福研究所(SRI)发送数据,登录后者电脑上的科学数据系 统,输入登录命令“LOGIN”(登录)这个词。每敲一个字母,他们就会给斯坦福打电话问是否有收到。

年轻的研究生克令(Charley Kline)在电脑上敲了一个L,斯坦福收到了,他又敲了“O”,也收到了。不过,输入“G”的时候,斯坦福的电脑系统崩溃了。当晚他们再次试验,最后终于成功发送了口令。“LO”成了互联网上传送的第一个消息。

这个试验,是“阿帕网”(ARPANET)的开始,这个美国制造的网络可以说是现在互联网的前身。如果从阿帕网的构思算起,互联网的历史远不止 40年。早在1957年,美国国防部就成立了“高级项目研究署”(ARPA),其下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信息处理,负责搭建阿帕网。

上世纪60年代,人们用电脑,靠的是用纸带机和打卡机。“人们要算一道题,先把程序和数据用穿孔机打在一条纸带上,然后把它交给电脑操作员。操 作员把纸带通过纸带机输入到电脑里,电脑算出结果,再用打卡机打到一叠纸卡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徐志伟介绍。此时,阿帕网项目中的一名心 理学家利克莱德认为,未来的电脑可以实时地处理用户的程序。他幻想未来世界中所有的电脑都联为一体。他把这种电脑网络称为“思维中心”,就像一个巨大的图 书馆,但比图书馆的功能强得多。

2 把小网连接成大网

“互联网完全是按照‘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发展起来的。”徐志伟说。很多科学家推动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最初,人们的通信方式是效率 很低的“独占线路”法。人们在电话使用中习惯了这种方法,但是到电脑网络里,就没法支持多个用户的交互式计算了,而在“分组交换”理论中,信息如文字、图 像、音频和视频等被切成恰当小的单元,称为“包”。通信线路可以在一秒钟内传输很多来自不同用户的包,这就大大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很快,阿帕网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立起来,以太网、路由器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阿帕网的壮大。不过,阿帕网只是一个孤零零的网络。当时,各 国科学家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其他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如卫星网等,为了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空白环节连起来,科学家创造了TCP/IP协议。

“这种思想中,网络的通信是分层次的,每个层次只实现一种特定的功能。”徐志伟介绍说。比如, 物理层的功能就是把通信内容从同一个物理网的一台电脑传到另一台电脑,IP层就是把一个“包”从一个物理网传到另一个物理网,每层之间用“信封”的方式把 上一层的内容封起来,再加上一些本层的信息,叫作“包头”。用来告诉网络和目的地的电脑如何处理这个信息包。“这有点像邮局传递信件的过程,每份信件就是 一个包,信包含的信息本身是内容,信封上的信息就是TCP/IP的包头。”

小网变成了大网,阿帕网变成了互联网。互联网的世界地图上,网络节点密密麻麻地铺开。1969年10月实验时,阿帕网的节点只有两个。到了1974年,也只有几十个节点。不过,1986年时节点数增长到5000个。到1992年,互联网上已有超过100万个节点。

3 历史从万维网开始

在互联网迅速在全球铺开的同时,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技术也不断地出现。科学界很多人也开始使用BBS来讨论学术问题。

开发了FTP程序的工程师汤姆林生在快完成FTP编程时想到,既然两台电脑可以传递文件,同样也应该可以传送电子邮件。于是,他尝试用@这个符 号将用户名和域名区分开。电子邮件技术很快流行起来。“电子邮件的普及提示了因特网的一个重要规律:能改善人与人之间通信的技术(而不只是人与机器,或机 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就会得到普及。”徐志伟说。

互联网虽然很快便遍布全球各大学和科研机构,但只局限于研究、教育和政府使用。广泛的应用还是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万维网开始的。它将互联网 带入了普通人的身边。如同电子邮件一样,万维网是互联网的一个应用,只不过,如今以3个W为标志的万维网成了互联网中普及最广的一个应用。

万维网的诞生离不开在欧洲核能研究所(CERN)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李(Tim Berners- Lee)。李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超文本、通用资源定位(UR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的概念,令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 文件都可以指向到另外一个文件或文件段落中。1989年,李在一篇文章中将自己的发明称作万维网(WORLD WIDE WEB)。很快,几乎所有国家都接入了这张全球“大网”。

下面发生的一切,不说你也知道:演出开始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的头像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